潮汕概述

    潮汕,意指廣東省東部、毗鄰福建南部的潮汕平原,包括現在廣東省汕頭、潮州、揭陽三市和汕尾部份,也就是廣義的潮州。

         有人說,潮州人是中國的第57個少數民族,因為她雖是漢族,但文化民俗相較北方主流,卻顯得特立而另類。其實,是潮州人的祖先從中原遷移入潮,將古漢文化保存在潮州;相反中原歷經變異融合,反而失落古意。從這個角度看,是古漢民族今天成了少數民族。

        潮汕方言,被譽為中國最遠古最特殊的方言,因為潮語保留了最多最遠的古代漢語音韻、詞彙和語法。同樣地,是北方歷經民族融合,少數民俗語言大規模影響了現代漢語,因此古代漢語才成了方言。

        有人說潮汕文化就是「精細」二字,因為潮汕地少人多,潮人只好精耕細作,因而培養出精細的文化。其實潮汕自古地多人少,而且地處亞熱帶雨水充足,一年多造;加上濱臨大海,水產豐富,因此是個民豐物埠之地。地少人多是清中葉大量人口移入之後的事。

      要說潮汕文化的特點,一是最多地繼承華夏祖先敬祖重親的宗法傳統;二是得海之便對外經濟發達,而形成暴發攀比心態。兩者概而述之,就是”工夫”二字,意即講究,講究倫理,講究生活。

        潮汕古為百越族聚居之地,秦時納入皇朝版圖,有少量駐軍徙民。漢屬南越國,置揭陽縣,400年間初步漢化,已經有人舉孝廉。

        東晉改義安郡。永嘉年間,五胡亂華,中州仕族避難江左者十之六七,之後再遷入閩,部份直接進入潮汕。隋改潮州。當時遠征琉球,船隊即從潮州出發,自此開啟潮人與番夷經貿文化交往的歷史。

       唐時潮地人口仍以百越為主,仍是未開化之地,因不服漢治而時生叛亂。高宗時派兵平定漳潮之亂,亂平留兵駐守,這是中原漢人首次大規模徙入。

        唐末五代戰亂,波及江左。避難江左和福建的中原仕族,再度南遷,?於宋初陸續遷入潮汕。這次遷徙規模之大,逆轉潮汕的格局,無論人口和文化,漢族都取代越族而成為主體。這些文化,因潮汕地僻路遠,而避過了中原民族融合的文化衝擊,得以長久保存。因此潮汕文化,有很深的宋代烙印。

    20110524122552928

        之後明清兩代,閩人遷潮的規模更大,最終形成閩南潮汕密不能分的文化血緣關係。同時,持續發達的貿易經濟,解決了潮汕因人口膨脹帶來的養活壓力,并促使更多人到海外尤其南洋發展。而到清末,由於全國性的經濟破產,更迫使飢餓的潮人空前過番謀生。

       「一溪目汁一船人,一條浴布去過番;錢銀知寄人知轉,勿忘父母共妻房。」這些人雖遠離家鄉,卻都不忘根本,自己再艱苦,都要寄錢回鄉贍養家庭,並且都渴望最終重回故里,落葉歸根。而這,正是華夏傳統敬祖重親價值所使然。

        如前所述,潮汕文化是古漢華夏文化的最後保存,因此瞭解潮汕文化,正是瞭解古漢文化的一個途徑。而瞭解潮汕文化,則莫過於從民居和飲食入手。潮汕民居叫“厝”,多為院落式,一組民居,稱為“一落厝”。形制承襲自古代華夏的圍寨和府第,當中祠、宅、廳、房、埕、巷、主、次、親、疏的佈局,正是大家族大家庭宗法觀念的具體體現。而建築精緻奢華的雕飾裝潢,則是潮人發達攀比的寫照。

         因此考察潮汕民居,看的不僅僅建築的技、藝術風格,更重要的是背後透露的文化價值觀念。